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石达开对于崇恩,仍旧是不大相信,他坚持要去黄河沿岸亲眼看看。于是,留下魏源带领一些人坚守在最为关键的决口处到东明县境内河段,石达开率领千余讨虏军将士骑马,在崇恩的引领下,沿着洪水流经的预定路线,一路东行。
经过曹州府的濮州境内之后,石达开便发现滚滚而来的洪水便分为二股水流,其中有六七成水量还是沿着稍事开挖的黄河故道,从旧城,经过黑虎庙,最后进入陶城,而另一股水流,大概占到三四成水量,经濮州的城不远便被引流汇入一条有些宽阔但很浅的魏河,一路向东,经范县、寿张,抵达东阿的鱼山镇,又与黄河故道以合而为一。
从鱼山镇开始,石达开看见,江边洪水滔滔,虽然肆略,但因两边江岸埋设了无数的木桩,用石块混和着黄泥麦秆等垒成了一米多高的堤坝,竟然将汹涌的洪水牢牢把守在江内。偶然有几处微弱决口的,马上又数百上千民夫上前封堵,而且,一直有人来回巡逻,一片如临大敌的模样,让石达开暗暗点头,他脸色稍稍好看了些:这个崇恩,虽然是满旗人,但还是个办实事的官,将地方的劳力民夫组织得有声有色,防洪治堤很有一套。
过了一天,再往东,便抵达了济南府境内,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崇恩向石达开禀报说:“义王殿下,进入济南府后,宋代以前的黄河故道便与如今的大清河完全重叠。因此,能容纳更多的洪水通过。卑职也让山东各州府的地方官员率领百姓和民夫疏通了下大清河,但时间紧迫,没来得及彻底疏通,而且,因为本身大清河有较大的水流,难以彻底清理,因此,只得在大清河沿岸堤坝进行了稍事加高加固。不知能否起到作用。”
石达开点点头,道:“崇恩大人有心了!为臣子,尽人事,对得起百姓和自己的良心便成。”
继续往前,来过齐河境内,眼前的一幕让众人惊呆了。只见齐河县境内,一片汪洋,前方道路全部被洪水冲毁,成群结队的百姓哭哭啼啼地往西逃难。
崇恩大吃一惊!他自信布置得仔细,发动了无数民夫上河岸加固堤坝,怎么还会如此?而且,还是山东济南府,省治所在地。
他连忙找来督工加固河岸的地方官齐河县令前来,才得知原来是齐河境内的大清河地势较低,原本就有些淤积,加上有南北沙河、玉符河三流支流汇入,大清河沿岸的堤坝虽然加固加高,但三条支流却给忽视了,洪水猛涨之际,竟然倒灌进入三条支流的上游,从三条支流上方漫出,淹没了整个齐河县境,竟然,将一片平坦的济南府等地也整个淹没。
石达开听完情况,眉头紧锁,他担忧的是黄河自此从济南府再次改道,不通过以前的黄河故道,直接另辟河道,那便会损失大了。
幸而,崇恩还是有些作为,他在魏源的提醒下,早早安排民夫在济南府的东南面人口密集的邹平、长山、新城等县境内修筑了一段长约二十里的引流渠,这是最恶劣的情形,一旦整个济南府被淹,通过引流渠,将洪水引入小清河,直流入海。
而济南府的北面,与大清河、也就是黄河故道平行的,有一条中等河流:徒骇河。将淹没的济南府洪水全部收集起来,也是直接东流入海。
不过,饶是如此,济南府一半和武定州的小半还是被淹。幸好,黄河故道一带的百姓原本就都被地方官府和讨虏军将士强行迁走,只有远离黄河故道的一些百姓没迁走而被波及。
石达开也知道这的确怪不得崇恩。他已经做得很好。
崇恩也知道自己必须在这位义王面前表现一下,他连忙召集一些地方官开设粥铺,收留引导灾民前往高处安顿下来。
……
十余天后,开封府兰阳县黄河决口处的铜瓦厢。
冯云山在刘胜邦的陪伴下,来到了这决口处。他最终还是忍不住来了。
东面有关黄河和灾民的各种消息不断传来,冯云山原本紧锁的眉头,也慢慢舒缓了。
原本只有十余丈宽的决口处,虽然经过不断的加固,但在猛烈的洪峰冲击下,还是不断扩大,最终变成了一百多丈的口子,黄河全河之水,奔腾不息,浩浩荡荡往北而去,冲向七八百年前的黄河故道。而原本的去东南面的黄河,在经过减小水量、倒流后,慢慢平衡下来。冯云山让人往东南面的仪封厅察看后,发现原本的黄河在其境内已经基本停滞,黄河河道变成一潭死水,犹如不流动的运河。
冯云山知道,这便标志着黄河改道正式完成。
这比历史上的黄河改道,要快速很多。冯云山清楚,这是因为自己提前让人开挖了黄河故道,将水一下便引走,省却了黄河自行改道的探索、冲刷河道的时间,直接将黄河河水引入大清河入海,因此便能在短短一个来月的时间内便完成改道。
根据不断禀报而来的信息,冯云山知道,此次自己侥幸地完成了自登基以来的一次大考。面对黄河决口改道的这次旷世大灾,自己的国家,基本上算是有惊无险平安地度过了。虽然还是有数十万百姓受灾,有数千百姓被洪水淹死、吞没,但也算在受控的范围内,比自己所知的那个历史上的近千万百姓受灾,数十万百姓被洪水夺取生命,已经算是一场抗灾的胜利。
虽然数据没有完全统计出来,但根据魏源和他自己的估算,冯云山得出结论,此次黄河决口,整个黄河中下游流域,菏南、直隶和山东一带,主要是山东,可谓是出尽了全力!
一共征调了六十七万民夫,而帝国前前后后出动了十万讨虏军将士,开挖河道和引流渠,疏通大清河,加固黄河故道的沿岸河堤,前后近三个月,工程量不可为不浩大!
而因为冯云山这个皇帝的重视,加上在魏源、崇恩等人的督促下,各级地方官还算尽力,特别是因为出动了讨虏军将士,强行将可能存在水患之处的百姓全部提前迁移,集中收治,前后一共迁移了近二百万的百姓,虽然耗费巨大,可冯云山还是觉得值得。
哪怕即使很多州县因为开挖了黄河故道,洪水并没有泛滥淹没到这些州县,兴师动众地迁移让这些百姓甚是埋怨,但最终这一切,冯云山都觉得甚是欣慰。只要能保住这些百姓,不至于被洪水吞没,不至于像历史上那样天下生灵涂炭,一切,都是最好的结果。
要知道,历史上的这次黄河决堤,当时正值满清忙于镇压太平军起义,兵饷尚且不足,根本无力赈灾与救治,加上害怕百姓聚集造反,根本不敢征调民夫修筑河道,也无力堵塞已决口河堤,遂造成黄河永久性地北徙改道,夺大清河由利津入海。可当时无人理会,无钱赈灾,造成无数百姓被洪水淹死,无数民宅被冲毁、农田被淹没,数百万计的灾民流离失所,将山东整个陷入巨大的灾难,此后的十余年,人口都没能恢复过来。
但这个最好的结果,却是冯云山以巨大的代价换来的。单是征调的民夫的工钱和吃食开销,便花费二百多万两银子。而迁移数百万百姓,派遣十余万讨虏军将士出征救灾,以及安顿和救济灾民,更是花费了近三百万两银子和七百万石粮食。
冯云山虽觉心疼,但看见洋溢着笑容帮忙加固河堤的民夫,便觉得一切都很值得。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冯云山还没意识到,他的这番黄河赈济灾民,让他收获了巨大的声望!
河南山东一带的百姓,纷纷将他挂在嘴上,感念于心。而这帮百姓中的大小乡绅,也因为受了新官府的庇护,避免遭受洪灾,摆脱家破人亡的厄运,身为感激,原本不信任官府的情况,如今变成了中华帝国的坚定拥护者。加上在已经灭亡的孔家儒学弟子的歌颂下,冯云山俨然犹如三皇五帝禹帝般的圣世明君,在山东等地,犹如神明,受到读书人和百姓的景仰!
不但如此,随着时间慢慢流逝,中华帝国的皇帝冯云山亲临黄河决口处,赈济灾民的消息很快便传开了。不单是菏南山东,整个中原大地,乃至整个北方和整个华夏,士绅之间,平民百姓中,都在盛传皇帝的仁政爱民,一时间,冯云山的声势达到前所未有的境地,天下民心尽归云山。
绝世红颜:美人泪·相思劫 暴君的守护:独宠医妃 我们都是食梦者 识君不悟 春闺密事 久爱 露着一辈子 剑君 萌宝1+1:傲娇总裁 仙门贵媳 一声兄弟一生为奴 邪王宠妻不讲理 我要做大明星 今夕复何夕 聪明宝宝:誓死捍卫小妈咪 明若晓溪 千层宝塔修炼系统秒升999级 绝世神医:邪皇狠狠宠 修大的宠弟日常[终极三国同人] 仗剑诀
养气观气定气乘气修气问气,风水六大境界!弱冠之年已渡三载。解除师门禁忌的秦风,开启了风水之路。揭秘闻探古墓破传闻,断生死点富贵改命格!看秦风解开种种谜团,掀开风水这一传承千古的文化如果您喜欢风水帝师,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别!别扶我起来!真的,我真的要躺着才学习效率高!这叫学习习惯!我没有睡觉!懒乃是人类之天性,但如果人人都能化懒为宝,便可佑我人族,万世奋进。(原书名躺着就变强了)如果您喜欢明日之劫,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重生过去畅想未来梦幻现实,再塑传奇人生!如果您喜欢最牛寻宝人,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顾夜白魂穿中土神州。这天却被告知要继承掌门之位。我呸,老子就是要饭,饿死,从悬崖跳下去,也不做掌门。大弟子掌门我捡到一个神秘小瓶,可以催生一切神药。二弟子掌门我得到一幅画,叫黄泉蛟龙图,画中一条蛟龙在游动。三弟子掌门我乃北玄天尊转世,一生行事,何须向任何人解释。收养的妹妹谁敢欺负我家帅气的哥哥?小女娃发怒,身后出现一个威压天地,手持黑色瓦罐的女仙虚影。女弟子掌门你是我们最大的靠山,以后我们都靠你!花痴女弟子掌门我愿意给你当牛做马,只要给我草就行了!基佬男弟子掌门即使所有人都不看好你,我也会一直默默在背后顶你。顾夜白滚!本书又名帅气掌门好想靠我靠掌门的那些日子跟着掌门一起浪的日子,真好!如果您喜欢我家掌门真滴强,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顾褚洋穿书了,穿到了恶毒女配的身上,她,发誓她要改变她炮灰的命运,抱紧反派的大腿。好好对待天才儿子,成为一个贤妻良母。远离男女主〔男强女强〕冷酷冰山大佬VS无形大帅白莲花如果您喜欢穿书后反派大人黑化了,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无故穿越也就罢了,狠心的老鸨还要她被迫嫁人,嫁的是七老八十的土豪为小妾?天啊!此时不逃等待何时!不想刚刚逃出狼窝,却被另一伙迎亲的人塞入了花轿什么!要嫁给王爷?某爷喜怒无常还不算,且命不久矣要冲喜!不行,我要逃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