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4
对于智者的“通达之道”,前面分别阐述了佛陀和庄子的“通达之道”,他们分别代表了佛家和道家超越智慧的视角。接下来说说以阳明心学为代表的儒家超越智慧的视角。
通常,我们习惯于将儒家归于“世间法”,而将佛家和道家归于“出世间法”。出,即是超越的意思。言下之意,似乎儒家没有究竟超越的智慧。依一般学者们常用的视角而言,的确如此。但在某些独特的视角下,对于这个判断或许可以商榷,下面试分析之。
笔者从阳明先生心学经典语录中选取了几段内容,并归纳成了三段话,以作为阳明心学心要之代表——
1.心即理也: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2.知行合一,致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3.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在笔者看来,阳明心学核心精要的逻辑结构可以表述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此心光明
阳明先生一生的教导与着述皆是对此逻辑结构的阐发。
先说第一个内容:心即理。
“心即理”是一种典型的东方心性智慧视角下的世界观: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在这里,“心”是一切万有的本体,万事万物皆是本体之用。“理”,既有客观之理,也有主观之理,亦有理学家所言之天理。
自孔子开创儒家以来,不管其思想如何发展变化,其“仁”之圣心道脉皆无改也。所以,“理”即“仁之道”“仁之理”,合于“仁之道”“仁之理”,即为“天理”。
对于儒家修行而言,“心即理”,即是说以心性智慧训练为根本,将万事万物都纳入到心性智慧训练中,以此来“去人欲,存天理”,复归于“仁”。
从世界观的角度而言,世界乃是映现在心中的世界。对于人的生命而言,并不存在一个完全独立于人的生命感知之外的“他世界”。或者说,即使存在这样的“他世界”,也可存而不论。既然这个所谓的“他世界”与人类的生命没有任何关系,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去讨论它。
儒家所关心的,是与人类生命有着密切关系的“自他一体”的世界。这个世界对人类生命的所有影响,皆离不开心的作用。从人类本身出发,人类感知到的所有一切世界、天地宇宙、万事万物,皆存在于人类的认识之中。换句话说,就是皆存在于人们的心中。离开了心的认识作用,就无所谓世界。这与我们通常所熟悉的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意识作用的客观存在——截然相反。这种世界观我们可以用“物即理”来代表。
那么,对于“物即理”和“心即理”,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呢?笔者在此引入视角学范畴“心-视角-视界-世界”作为参照系,情况即可一目了然。
“物即理”,其所言之“物”,对应的是此参照系中的“视界-世界”,而“心即理”中,所言之“心”,则对应的是此参照系中的“心-视角”。“物即理”,关注的重点主要在于“视界-世界”,而较少关注“心-视角”。“心即理”,关注的重点主要在于“心-视角”,而较少关注“视界-世界”。但其实,“心-视角-视界-世界”是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全息含摄”的关系。
什么是全息含摄?就是说,任何其中一种范畴,都内在地涵括了其他三种范畴。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再来看“物即理”和“心即理”,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并没有矛盾,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本自一体,相辅相成。所以,它们之间的不同仅仅是视角的不同而已。
当今世界,“物即理”仍然占据着主流话语权,这主要源自于西方文化的影响。科学、民主、自由等西方文化倡导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目前仍牢牢地把握着整个世界的话语权。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冲击,已经使西方文化为代表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面临着巨大的瓶颈、危机和挑战。整个世界都在重新转向东方,向着东方文明去探寻解决人类发展问题的智慧之道。在此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学习、借鉴将会越来越频繁。
以“物即理”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世界观,与“心即理”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世界观,如何才能相互理解、相互接纳呢?从视角的角度所进行的一系列解析,就是促进这两种文化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一种尝试。“物即理”是一种视角,“心即理”也是一种视角,在两者皆是看待世界的某种视角的层面,即可以获得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空间。
更进一步地说,心是视角,物也是视角,心之视角与物之视角,虽然视角不同,但皆是视角。视角本自超越于心物之别,心物本自涵括于视角之中。心、物、视角,本自无分,一体圆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另外,通过引入“性”的视角,可以进一步打通彼此之间的壁垒,使其在“性”的层面获得统一。性,有性质、特性、属性、本性等含义。性与理,性更多的与“本体”有关。理,则更多的与“作用”“关系”有关。比如水之“性”,有无色性、无味性、流动性等。而水之“理”则需要基于具体的场景来论述,比如,大禹治水用疏不用堵,水在常温下达到100摄氏度就会沸腾,而温度降到0度就会开始结冰等等,这皆属于水之“理”。“性”与“理”的关系:性是本性,理是本性作用呈现的规律。理的具体体现,则需要在作用关系中体现。
为什么要引入“性”与“理”的关系说明呢?因为,代表西方文化的“物即理”,其完整的表达应为“物性即理”;而代表东方文化的“心即理”,其完整的表达亦应为“心性即理”。物性、心性皆为性,物理、心理皆为理,物用、心用皆为用,物事、心事皆为事。因此,即使不从视角学的角度出发,也可以将“物即理”与“心即理”统一为“性即理”。
“性即理”,即是说,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性。性外无理,性外无心,性外无物,性外无事。心与理,物与事,皆归于“本体之性、本性之体”,曰性体。心与物,理与事,皆归于“本性之体、本体之性”,曰体性。性与体,亦是全息含摄,性即体,体即性,无体则性无所归,无性则体无所显。体以性显,性以体存,体性性体,性体体性。
那么为什么说心、理、物、事皆归于性体呢?因为性为本体,心、理、物、事皆为性体之用也。用,则必然体现在关系中。关系之主体,即为心。关系之客体,即为物。关系之规律、法则即为理。关系之表现、影响即为事。所以,心、物、理、事皆为同一“关系之用”或“用之关系”不同视角所显现之“视界-世界”也。这四种不同视角下的“视界-世界”,各有其独特的精彩,其相之异,犹如不同维度的宇宙,各不相交。但反观其本源,皆是同一“用之关系”或“关系之用”。
而当我们继续溯流而上,诸多不同的“用之关系”和“关系之用”,其更深的本源则皆归于同一性体。那么这是否意味着阳明先生提出的“心即理”不够究竟、不够透彻呢?不是这么简单。“心”这个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下,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就中华心学文化而言,心学其实又叫心性学,心与性的关系本身就很复杂。传统文化中的心性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性的学问,更是一种需要用生命实证的智慧境界。性,通常对应着道。心则同时涵括了人心与道心。心性学的核心要旨即是转人心为道心,即由心归性,复归于道之本体、本性。心,除了有人心和道心的含义外,还有主体、主宰、主动、主观的含义在其中。而转人心为道心的过程,既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主宰性和主动性,同时又要扫除其主观性。因此阳明先生所说的“心即理”,这里的“心”,首先指向的是“道心”,同时还要大力发挥人的主体性、主宰性和主动性,转人心为道心,转凡心为圣性。
但由于“心”本身这个概念的复杂性,容易被持“物即理”的人有意或无意地执着为“人心”及其“主观性”。如果持“心即理”的人对此不能有条理清晰地认知,被对方混淆了视线,那么就容易掉进“主观唯心主义”的陷阱而百口莫辩。
“物即理”的观点,其优势正在于其客观理性,包括整个西方文化,客观也常常与理性对应,主观与感性对应。因此,为了达到客观、理性,就需要扫除主观、感性,这与宋明理学所倡导的“存天理,去人欲”实属异曲同工。
正如笔者在《东西方视角学对话:哈里斯博士视角理论浅析》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强调“客观理性”的西方文化,过于推崇“客观理性”时,人类生命的主体性以及人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就会遭受到巨大的挤压,甚至陷入虚无主义的迷途和深渊。
“物即理”的观点,容易将人的目光引向外在的物相世界而忽视了人的内在主体世界,对人的主体性、主宰性、主动性的关注明显不足。为了矫正“物即理”的这种弊端,就需要东方文化的“心即理”来进行融合与平衡。
“心即理”,以“道心”“圣心”“光明心”为心之所归,探寻生命不断自我升华、自我超越的理论、道路、规律、方法、法则,同时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主宰性、主动性,不断解除人的主观局限性,扫除人心的私欲性、欲望性、动物性。因此,“心即理”的“心”正是“道”与“性”的化身,犹如菩萨示现凡人之相,此正是普度接引之道也。正因如此,阳明心学才能自出世以来即以其极为夺目的光芒照耀着这片古老的神州大地,成为儒家正宗新的道脉法源,至今生生不息。
那么为何阳明先生不用更为究竟彻底的“性即理”,而用容易遭人诟病的“心即理”呢?这是因为,在中国文化中,“性”也同样有着非常复杂的含义。性,不仅可以指向道性、圣性,也可以指向人性、凡夫心性、善恶之性等。儒家学者自古就有性善论和性恶论的不同观点。所以即便是阳明先生直接提出“性即理”,同样会面对诸多纷繁的争论。而且“心”之一字,涵括甚广。正所谓“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古往今来,天地人间,万事万物,万象万法,其理或繁或简,或浅或深,皆一心所包,无出其外。所以,阳明先生以“心即理”而概之,正显其含摄之广也。
回望“心即理”自诞生之后与各种不同观点激烈论辩中不断螺旋式上升的历史,不知道你是否发现了这样一个秘密——所有反对派的板砖,最终都成了“心即理”一步步走向辉煌的阶梯!以“性即理”为灵魂,以“心即理”为武器和战袍,阳明心学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最终巍然屹立于儒家泰岳之巅,成为一面灿烂夺目、闪耀于整个东方大地的光辉旗帜,至今仍在华夏神州的天空中高高飘扬,风采依旧!这是儒家文化的骄傲,同时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骄傲。
喜欢明空心语请大家收藏:()明空心语
大明江湖我可死亡回档 我从顶流塌房了,系统才来? 我在诡异世界继承神位后 大国航天:从民营火箭开始 神职奶爸 发癫后全娱乐圈对我避如蛇蝎 半岛之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纵横无限:从巨人城开始 全职召唤师 什么叫暴力型上单啊 从阴癸门徒开始 格斗传奇,从每月结算开始 明末:逆袭磨盘,如履薄冰! 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 彩礼十万,你给二十万什么意思? 龙藏 开局一支股,赚个万亿资产 重生之侯门弃妇黑化了 穿越后,我成了灰熊总经理 度韶华
关于农女致富记"这就是一个农女穿越带娃种田买房买车的致富记。从吃不饱到吃的饱再到地主的创业史,从山野娃到位居高堂的奋斗史,收割美男与被收割的爱情史。总之,没事种种田,一不小心种出个千亩江山没事带带娃娃,一不小心带出仨种子选手没事收割美男,一不小心不,顾筱婉督了眼床上那嚎的正带劲的两个奶娃娃,欲哭无泪,咋被这妖孽男收割了。"...
17岁那年,李莫身高半年内暴涨20厘米。171的小个子的速度,球感,脚法几乎丧失。但好在,足球羁绊系统让他得到了大舅菲利波因扎吉的得分嗅觉模板转型成为锋线杀手。接下来范佩西离开后的阿森纳锋线答案,你和范佩西有了竞争羁绊,获得范佩西凌空抽射模板你被阿扎尔视为一生之敌,获得你让姆巴佩/哈兰德仰慕至极,获得世人爱我,恨我,笑我,轻我,皆为吾之羁绊。有羁绊就变强!世界足坛从此诞生了一名越来越全能的球场怪兽。可中可边。可攻可守本书又名进击吧大舅我只想和你玩兄弟足球!关于我不断进球这件小事...
这是一个热血青年用1000元炒国际黄金变巨富,吃喝玩乐玩转世界的传奇故事。20岁的罗丞,家里破产,被迫辍学挣钱,全身上下不到1000元,他落魄不堪,穷困潦倒,为温饱发愁,连美女正视一眼的资格都没有。半个月后,他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吃喝玩乐享受美好人生。半年后,罗丞14亿美元的小目标已经完成。1年后,罗丞的事业突飞猛进。2年后,天啊,同学们刚刚毕业谋求入职世界500强的时候,22岁的罗丞已经成为了世界500强老板。如果您喜欢躺赢捞钱玩转世界,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关于开棺订婚女主播遇诡事件孔妙伶从来都是百无禁忌,却没想到直播的时候,惹上厉害角色。他的儿子要转生?跟我有什么关系?但是她却已经被盯上,逃不掉了。...
执苍天之意志,代天刑法,掌乾坤之雷霆,灭度苍生。如果您喜欢完美之十凶再起,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蝴蝶展翅暴风起宅男李四维意外穿越,成为淞沪战场上一小兵,开始了他的抗战岁月李大炮普群539565850,李大炮V群862206105...